1930年5月的一个下午,基泰工程司的办公楼里坐着刚回国不久的杨廷宝,他手握笔尺,伏在桌上画图,目光如炬。窗外,梧桐腻绿,摇摇曳曳。
1927年 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,发布首都计划,旨在对南京进行现代化改造,加之1930年在杭州召开了第四届全国运动大会。因此蒋介石提出要在南京兴建一座大规模的中央体育场,作为以后召开全国运动大会的基地。同年4月,国民政府为1931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运动大会组织了筹备委员会,拟建造一座体育场,经会议指定,以中山陵园界内、灵谷寺南部1200亩土地为全运会体育场场址,这就是后来的中央体育场。
体育场兴建之前,这是一片荒芜之地,地面崎岖不平,民坟荒冢比比皆是。同年5月,全运会筹委会招标迁移了地面上的坟冢,延请基泰工程司杨廷宝、关颂声等建筑师设计绘图。
杨廷宝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是追求和谐统一。他始终遵循群体协调的原则,建筑群的新建、扩建都要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、融合。因此中央体育场充分利用四周高、中间平旷的地势,因地制宜,进行设计和建设,各项建筑均为钢筋混泥土结构。体育场分为田径场、国术场、篮球场、游泳池、棒球场及网球场六个部分,另外还有足球场、跑马场等,可容观众六万余人。
时值日寇侵国,国家动荡之期,整个民族渴望体育兴邦,蒋介石在1931年5月10日中央体育场的奠基礼上发表讲话说:“欲恢复民族地位与精神,须先养成健全之体格,故体育一端,比较德育尤为重要”。杨廷宝也在思考,如何表达当局“倡导体育,复兴民族”的意愿?他在参照西方现代建筑的基础上,刻意将中国的传统图案装饰成分雕刻其间,以引起观者注意,唤起其爱国主义精神。
中央体育场的门楼为牌坊式,左右对称,高三层,上面镶有“中央体育场”五个金字,顶部8个云纹望柱头,7个小牌坊层依次排开,立显磅礴之势。中国传统的回云纹样式与古罗马奥运场的巴洛克浮雕样式相结合,中国式的屋檐与罗马拱门立柱相映称,加上大门前立着的两个青铜鼎,充分体现了宏观规划鉴于欧美,微观建筑形式源于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,独具匠心地表达着中西合璧的理念和爱国主义情感,堪称民国建筑典范。
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,中央体育场的设计贯穿古今中外,承载民族气节,实属难得,同样难得的是当时的体育精神。
第五届全运会历经坎坷。1931年9月突然发生“九·一八” 事变、1932年1月又发生“一·二八”淞沪抗战,原定于1931年10月10日在中央体育场举办的全运会延期至1933年10月10日才举行。不过这次运动会引起全国人民高度重视,全国有33个单位参加,参赛运动员多达2248人。尤为感人的一幕是在东北沦陷区内,刘长春等运动员历经无数艰辛,从日寇铁蹄下的家乡入关赶来参加运动会。在开幕式上,他们致誓词:“我们心目中共同竞争的锦标是恢复东北各省的地图颜色。”看台上观众们一时群情激奋。刘长春还在男子百米跑项目上以10秒7的成绩创民国时期最高纪录,并接近当时的世界纪录。
说起民国的体育,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传奇人物——杨秀琼。出生于游泳之乡东莞的杨秀琼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游泳天分。1930年,香港举办全港游泳大赛,年仅12岁的她一举夺得女子50米和100米自由泳的两项冠军,名声大噪。1933年10月,年仅15岁的杨秀琼参加第五届全国运动会,一举拿下所有游泳金牌,赢得“美人鱼”的称号,宋美龄还认其作干女儿。
这届运动会持续10天,成绩辉煌,共有25项全国纪录被打破。
1956年,南京体育学院奠基于中央体育场而建,继续承袭着杨廷宝先生建筑蕴含的体育兴邦精神。自建校到今天,这里成为中国体育名将的诞生摇篮,走出了近百位奥运冠军,为中国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夺得多个“第一次”。如中国及亚洲第一个击剑奥运冠军栾菊杰、中国第一枚羽毛球奥运金牌得主葛菲、中国第一个男子击剑奥运冠军仲满……
或许,1930年5月的那个下午,杨廷宝伏案在桌画图时,早已想到中央体育场的盛大规模以及承载在其间的民族梦想。风雨八十载,中央体育场虽然也经历过跌宕,但它仍然绽放着光芒,如同那年初夏梧桐的腻绿,摇摇曳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