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东路上车来车往,游客不断,鸡鸣寺的香火随风飘散,抖落的灰尘散落在路旁,也散落在林荫深处的古建筑瓦砾上,那古建筑夹杂着书卷之气,静立北极阁下。它是国立中央研究院旧址,也是第一批院士的诞生地。
1928年6月9日,上海东亚酒楼,蔡元培召集一群学贯中西的学者开会,宣告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。“其责任不仅在格物致知,利用厚生,树吾国文化与实业之基础;且须努力先鞭,从事于有关国防与经济之科学调查与研究,以杜外人之觊觎”。此时窗外,近代中国的科学化运动不断深入、西方各国研究院日渐勃兴。
19世纪末20世纪初,这些“学者”大多以旧学起家,而后走出国门,浸染欧美文化,眼界大开。回国后,面对积弊、朽腐的国家,僵化混乱的体制,开始了知识救国的艰难探索。中央研究院就是为增强国家实力、促进科学事业而设立的一个独立的职业学术研究机构,这一机构的成立宣告了新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,他们开辟出另一条独立研究、知识立身的道路。
蔡元培是现代知识分子走向独立的楷模,是中国现代教育与科技界一代先驱,他弃翰林头衔投身革命,又因对革命的不满而投身教育,最后主持中央研究院。袁世凯在慰留他任教育总长时说:“我代四万万人坚留总长”,蔡元培则立即以“元培亦对于四万万人之代表而辞职”应对。其尊重学术自由之精神,不仅照亮整个中央研究院,亦照亮整个时代。
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。首任院长为蔡元培,继任院长为朱家骅,总干事先后为杨杏佛、丁文江、朱家骅、任鸿隽、傅斯年、叶企孙、李书华、萨本栋和钱临照。最初的总办事处设于成贤街,此后随着办公大楼的建成,总办事处和各研究所陆续搬到北极阁下。抗战中,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内迁,分设于重庆、北碚、李庄、昆明四区。抗战胜利以后,其物理、化学、动物、植物等八个单位设在上海,而总办事处以及天文、地质、气象、历史语言、社会科学等六个单位均设于南京。
北极阁下的“中研院”建筑群是1931-1947年间陆续形成的,均由建筑师杨廷宝设计,建成时间和施工单位各不相同。地质研究所大楼于1931年朱森记营造厂建,历史语言所大楼于1936年六合营造厂建,总办事处大楼于1947年新金记康号营造厂建。
“中研院”总办事处大楼位于鸡鸣寺路拐角处,是仿明清宫殿式的建筑,其大楼为单檐歇山顶,屋面覆盖着绿色琉璃筒瓦,梁枋和檐口部分均仿木结构,漆以彩绘,清水砖墙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。走进大院便看到两座仿明清宫殿式的民国建筑。“中研院”历史语言研究所坐北朝南,高三层,入口处建有一座仿木结构的单层门廊。大楼前有两只石麒麟站岗。“中研院”地质研究所则位于大院西北一座小坡地上,高两层,同样为宫殿式建筑。大楼前部,建有一座亭式门廊,两侧有栏杆,门廊雕梁画栋。特别的是,其平面呈“凸”字形,楼前有两层石阶,形成一个小的休息平台。三座大楼,稳健有力,百年前,这里群星闪耀,几乎所有民国文、理、工诸科的学术大师都曾在这个院落里进进出出过。
历史研究所里集中了当时一批著名学者,如陈寅恪、赵元任、罗常培、李济等,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学派治学精神,一方面汲取了包括西方近代新史学、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研究方法,在历史、语言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贡献,十年间组织殷墟发掘十五次,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。重要出版物有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》、《专刊》、《单刊》、《集刊外编》、《史料丛刊》、《田野考古报告》、《人类学集刊》、《中国人类学报告》等。
丁文江和李四光则是在地质研究所脱颖而出的一流地质人材。丁文江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,后还为他设立“丁文江自然科学奖”,这些都是对其贡献的高度评价与肯定。李四光在地质研究方面成绩卓著,他写的《中国地质学》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。李四光依据自己的大地构造理论和油气形成移聚条件的看法,明确指出中国油气资源的蕴藏量的丰富。后来在东北大庆、山东胜利和东海发现大油气田就证明了其理论的科学性。他于1932年—1937年在这里主持工作,至今,我们还能看到他当年工作的办公室。
“中研院”是一个学术机构,无疑,也是一群学者营造的“理想国”,但绝不是落英缤纷远避尘世的桃花源,不是看不见未来的乌托邦。国家战火连连之际,他们带着执着于百尺危楼意欲仰首摘星的豪迈与坚韧,步履维艰地建造一片学术精魂的桑梓地。
1948年,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大楼,首批院士在此合影,有胡适、傅斯年、柳诒徵、朱家骅、张元济等。他们有的西装革履,有的长毛大褂,眉宇间尽显儒雅、兀傲,两边的青松、白玉兰,和着天边的云,在阳光下摇曳生姿,正欲生长。